本管理以无霜期180-200天的黄淮区域为基准,按1月到12月的顺序逐月阐述蓝莓生产管理方法。该区域蓝莓生产方式有冬暖棚、冷棚及露天栽培模式,本文将分别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介绍。参考时需注意地域不同生育周期、物候期等有所不同。
8月天气将变得凉爽。本月有2个节气。一是立秋(每年的8月7日或8日,草木开始结果,到了收获季节);二是处暑(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,暑气即将结束)。本月蓝莓生产管理重点:
暖棚和冷棚蓝莓管理
此时蓝莓处于枝条秋季生长期。利用设施栽培(暖棚和冷棚)的蓝莓现覆盖物已全部去除,完成露天生长。要做好以下管理。
1浇水施肥
适时浇水,见干见湿,不旱不浇,使用花芽分化肥,以磷钾肥为主。
2防涝
雨后及时排水防涝,防内涝。
3病虫害防治
继续加强病虫害防治。对枝枯病及叶斑病可喷施几丁聚糖及凯润或应得等防治,对介壳虫、蓟马、椿象、叶蝉等选用烟碱类、亩旺特、双氯虫酰胺类农药防治。对美国白蛾、刺蛾类、尺蠖类、卷叶蛾类、象甲类等害虫选用双氯虫酰胺、甲维盐、Bt、绿僵菌、菊酯类等农药防治。
4除草
清除棚内外杂草。
5修枝
过旺枝摘心、剪除病枯枝。
露天蓝莓管理
采摘结束,
处于枝条二次生长期。
1采摘
晚熟品种继续组织人员及时采摘。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组织好采摘。
2浇水施肥
适时控水,不旱不浇。进行采后施肥,恢复树势。雨后及时排水防涝。
3清园
在果实采摘结束后清园。清除杂草。喷施几丁聚糖等防治枝枯病及叶斑病。剪除病枯枝。
4病虫害防治
继续加强病虫害防治。检查介壳虫、蓟马等虫害发生情况,适时用药防治。
小树管理
及时浇水、排涝促苗生长、治虫除草。
作者:姜惠铁、董克锋